邵芳冰,杜俊英,王思思,Rok Cerne,房军帆,邵晓梅,金小明,方剑乔
2022(2).
摘要:背景:疼痛是一种多维度的意识体验过程,包含感觉和消极的情感—动机两个组成部分。电针被广泛用于治疗疼痛和疼痛引起的负性情绪,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拟探讨电针对痛厌恶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干预作用及其对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完全弗氏佐剂诱导条件性位置厌恶(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 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CPA)的痛厌恶大鼠模型,对双侧“足三里”(ST36)和“昆仑”(BL60)穴进行电针治疗(2/100 Hz, 30 min,1次/天,共4天)。用Von Frey纤维在指定时间点测量大鼠的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s,PWTs)。采用高架O迷宫(elevated zero maze,EZM)观察大鼠焦虑相关的行为变化,采用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观察大鼠痛厌恶行为的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大鼠ACC中GAD67、PV、NPY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CFA配对腔室中的停留时间明显减少,并且其PWT阈值显著降低。在EZM实验中,模型组大鼠在开放臂的运动距离、运动时间、开放臂进入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CPA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CFA配对腔室的停留时间明显减少,并且电针治疗能够扭转疼痛相关的情志变化。免疫印迹检测显示模型组ACC内NPY水平明显升高,而GAD67和PV水平未见明显升高,电针可显著下调ACC中NPY的表达。结论:电针能有效缓解疼痛及疼痛相关情绪,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ACC内NPY的表达实现的。
Yan Liu,Yangyang Geng,Liuqing Yang,Shate Xiang,Qiaotong Wang,Lanyawen Hu,Ping Ye
2022(2).
摘要:背景:早期预防对于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SA)至关重要。目的:本次回顾性研究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开发SA预测模型,并判断SA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实验研究方法,共有663名孕妇参与,其中SA患者586例,正常分娩女性77例。研究数据包括25个中医体质和SA相关的临床特征数据。本文使用了逻辑回归, 梯度提升决策树, K-近邻算法,分类与回归树,多层感知机,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算法和XGBoost 等8种机器学习技术预测SA,并使用10倍交叉验证和计算诊断测试的特征参数,包括准确性、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和ROC曲线的AUC值来评估应用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8种机器学习技术的F1分数均高于97.5%,其中梯度提升决策树对SA的预测结果最好,其准确性、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和ROC曲线的AUC值分别为97.9%、99%、98.6%、98.8%和97.3%。结论:本文结合中医体质和临床数据,对患SA的风险进行了准确预测。
Temitayo Ajibade,Adedeji Adebayo,Ademola Oyagbemi,Temidayo Omobowale
2022(2).
摘要:背景:铅(Pb)是一种自然界中的环境污染物,与心血管和肾脏系统的多种病理有关。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榄仁树中的富含多酚的组分(PRFTC)对慢性醋酸铅诱导的大鼠心血管和肾脏毒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B-F组在饮用水中添加每升100 mg的铅12周诱导铅中毒模型。随后,A组(正常对照组)和B组(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C组和D组按大鼠体重,分别给予100、200 mg/kg b.w.的PRFTC,E组和F组按大鼠体重,分别给予50 mg/kg b.w.的维生素E和10 mg/kg b.w.的赖诺普利。结果:大鼠暴露于铅后,主要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升高 (P < 0.05),发生严重的弥散性血管充血和心脏、肾脏组织出血,炎症和心肌梗死的氧化应激标志物显著升高 (P < 0.05),但血清一氧化氮和全身抗氧化标志物显著降低。此外,铅暴露大鼠的肾和心脏组织中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阳性。PRFTC治疗可减轻大鼠心血管和肾脏系统中的铅毒性反应。结论:结果表明,榄仁树中富含多酚的组分可缓解长期暴露于醋酸铅下的大鼠氧化应激介导的生理内稳态紊乱,并减少由此引发的心血管和肾脏系统的细胞凋亡。因此,榄仁树中富含多酚的组分可作为一种应用于慢性铅中毒的补充剂,具有治疗潜力。
Thomas Scior,Juan Carlos Garcia-Hernandez,Hassan H. Abdallah,Christian Alexander
2022(2).
摘要:背景:香豆素是源于高等植物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的次生代谢产物。香豆素类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保肝、抗肿瘤、抗菌、抗结核、抗病毒、抗炎抗凝或抗血栓作用。目的:对一系列4-氯-3-甲酰基香豆素进行了基于计算机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方法:研究得到17个已发表的香豆素的3D结构,计算了它们的理化性质(描述符),并将它们与实验中已知的阻断目标酶活性的抑制浓度联系起来。此研究应用R语言编写的脚本,基于免费的分子模拟软件实现。结果:最终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少量的描述符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以增强胸苷磷酸化酶活性为靶向的新型3-甲酰香豆素的开发和药效学研究有重要意义。结论:在理论上,此项in silico研究对补充植物医学领域做出了关键贡献。这一步骤在基于民族药理学、临床前或临床水平的植物提取物的体内药理学观察研究,以及鉴定其发挥相应生物活性的确切化学成分的物质基础研究之间。揭示了通过模拟研究改变植物药的理化性质,以增强其与患者体内分子靶点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2022(2).
摘要:背景:β-血红蛋白病( β-hemoglobinopathies)是全球最常见的隐性遗传病之一,尤其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目前对其的治疗手段有限。药物活化胎儿血红蛋白(HbF)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案。羟基脲(HU)虽然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首个,也是最常用的HbF诱导剂,但其对约25%的β-血红蛋白病患者依旧无效。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和金雀异黄酮(Genistein,GN)这两种天然生物活性产物诱导珠蛋白基因(HBA1、HBB、HBG1和HBG2)、HbF调控基因/沉默基因(KLF1、BCL11A、MYB和BGLT3)和表观遗传调节基因(DNMT1、DNMT3A、DNMT3B、HDAC1、HDAC2、HDAC3和HDAC8)产生的转录效应进行体外实验评估,并通过检测EGCG对健康受试者血液学参数的影响,来评估其在体内的作用。方法:K562细胞分别置于100、250和500 ng/mL的GN和EGCG处理72和96小时,测定细胞增殖和活力,并用qRT-PCR检测转录水平变化。体内实验过程中,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检测30例健康个体相比于受试前,每日摄入225 mg EGCG 连续90天后的全血细胞计数和HbF变化差异。结果:两种天然化合物均能影响细胞代谢和增殖,且无细胞毒性。二者对珠蛋白和BGLT3表达水平的差异性作用表明不同的信号通路参与了调控。在表观遗传的潜在调节作用方面,EGCG尤为显著地影响了HDAC2和HDAC8的转录,而GN则显著影响了甲基化和乙酰化调控的表达模式。HU似存在时间差异效应:72 h时HU调节DNTM3A过表达,显著影响甲基化;而96 h时则通过下调HDAC1和HDAC8主要影响乙酰化。此外,体内实验表明EGCG具有调节造血和诱导HbF的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EGCG和GN具有再活化HbF的潜力,在β-血红蛋白病治疗的新型替代疗法方面值得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Diego Alem,Lucia Canclini,Susana Castro-Sowinski,Wilner Martinez-Lopez
2022(2).
摘要:背景:膀胱癌已成为全球第十大高发癌症,由于局部治疗易多次复发和持续演进的特点,给医疗服务造成沉重负担,因此有必要研发新的治疗方案,提高对膀胱癌治疗的有效性。选择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天然化合物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联合辅助化疗的选项。微生物是天然化合物的一大主要来源,从冷适应微生物中获取的色素能够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紫色杆菌素(violacein)是一种紫色色素,可由多种细菌菌株产生。课题组之前的研究证明,从Janthinobacterium sp.中提取的紫色杆菌素在极低浓度即对HeLa细胞具有抗增殖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紫色杆菌素对膀胱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并测试不同浓度的紫色杆菌素对顺铂处理的两种肿瘤细胞(分别为来源于原位癌的T24和腹膜后转移的253J膀胱癌细胞系)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i) 对T24和253J两种膀胱癌细胞系分别进行Resazurin细胞活力检测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以观察紫色杆菌素是否影响细胞活力并诱导细胞死亡。ii)为研讨紫色杆菌素是否对膀胱癌细胞产生促顺铂增敏作用,分析了不同剂量的顺铂和紫色杆菌素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并确定了它们的药物联合指数。iii)通过分析对细胞微核率和γH2AX foci的诱导作用,以及彗星实验,检测紫色杆菌素对原发性遗传损伤的诱发作用。 结果:24 h时,紫色杆菌素对两种细胞系的最大半数抑制浓度均在500 nM左右,与10 μM顺铂联合使用时,其抑制浓度降至400 nM以下,表明紫色杆菌素对两种受试细胞系均具有抗增殖和促顺铂增敏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使用或是与顺铂联合使用,300 nM的紫色杆菌素可导致明显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死亡百分比升高。另一方面,微核率分析未发现遗传损伤增高,并且紫色杆菌素与顺铂联合治疗时,微核诱导率略有下降。彗星实验显示,单独使用紫色杆菌素不会诱导T24或253J细胞中的遗传损伤,但它与10 μM顺铂联合使用能够减轻T24或253J细胞中的遗传损伤。同样,在两种细胞系中,所有测试的实验剂量下均未观察到紫色杆菌素引起γH2AX foci聚集频率增加。结论:本研究表明,紫色杆菌素对膀胱癌细胞株具有体外抗增殖和促顺铂增敏作用。有趣的是,在所有测试剂量下,紫色杆菌素不仅未诱发遗传毒性,还降低了顺铂产生的遗传毒性。
版权所有:Copyright 1959-202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