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
摘要:背景:气候变暖引起热浪事件频繁发生,随之引起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显著增加。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均表明,热应激或PM2.5暴露会损害机体葡萄糖稳态和胰岛素敏感性。目的:探讨热应激联合PM2.5暴露对肝脏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过滤空气(FA)组、PM2.5暴露(PM)组、过滤空气联合热应激暴露(FH)组和PM2.5联合热应激暴露(PH)组。PM暴露总时长共6周,在PM暴露的第5至6周通过全身暴露系统对小鼠进行热应激与PM2.5联合暴露。暴露结束后,对小鼠葡萄糖稳态、胰岛素敏感性和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肝脏的HSP72表达和胰岛素信号通路进行检测。结果:热应激暴露损伤机体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肝脏GLUT2表达并抑制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研究未观察到热应激联合PM2.5暴露能协同损伤葡萄糖稳态,但PM2.5暴露诱导的TNFα积聚抑制了热应激诱导的肝脏HSP72表达升高。结论: 热应激联合PM2.5暴露诱导TNFα水平升高,从而抑制热应激诱导的肝脏HSP72表达。体内循环TNFα水平升高损害肝脏胰岛素信号传导和GLUT2的表达,干扰机体葡萄糖稳态,同时削弱胰岛素的作用。
2023(2).
摘要:背景: 在中医理论中,“痰、瘀、毒”是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病机。高胆固醇饮食联合颈动脉球囊损伤诱导的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是研究CAS的经典模型。多项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和宿主代谢紊乱参与了兔CAS的发病机制。然而,这种经典的兔CAS模型的中医病理特征和证候尚未见报道。目的: 从“痰、瘀、毒”的角度探讨兔CAS模型的发病机制及其中医证候类型。方法: 将1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体重随机分为NC组和CAS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和1%高胆固醇饲料。两周后,CAS组兔行颈总动脉(CCA)球囊损伤,而NC组家兔仅行CCA分离,未行球囊损伤。 两组在术后接受了六周不同饲料的喂养,分析其脂质、血液流变学、炎症、氧化应激和 CAS 表型的变化。 同时,收集了结肠内容物和血清进行16S rRNA测序和1H-NMR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观察到CAS兔脂质代谢和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氧化应激水平剧增,炎症因子过度释放,CAS斑块明显形成。此外,在兔CAS中鉴定出10种特定的肠道菌群(如Akkermansia_muciniphila、Barnesiellaceae和Faecalibacterium)和 14 种特征性代谢物(如trimethylamine oxide, acetic acid和L-carnitine),它们与 CAS 表征显著相关。通路功能分析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主要影响胆固醇代谢、能量代谢、炎症和氧化应激。结论: 兔CAS模型符合“痰瘀毒损”理论。CAS兔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紊乱相互作用,促发内外毒邪,加重CAS的进展。该研究为CAS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2023(2).
摘要:背景: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以高血压、高血糖、蛋白尿和水肿为特征。绞股蓝总皂苷(G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被证实能治疗DN的中药有效组分。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GP通过上调nestin的表达,下调TGFB1的表达来保护肾小球,减少蛋白尿的出现。然而,目前对GP治疗DN机制的研究仍不全面。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外实验探讨GP对DN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收集GP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然后使用DisGeNET获取DN的靶点。随后从STRING数据库中获得共同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通过MCODE插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探讨GP对DN的作用机制。同时采用体内外实验来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Western blotting和RT-PCR分别检测DN大鼠mTOR、4EBP1、p70s6k的蛋白表达和Mtor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PC-5细胞中AKT1、TP53、ESR1和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通过筛选GP和DN的潜在靶点并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36个。结果表明,槲皮素、甲基鼠李素、异岩藻甾苷和3'-甲基圣草素等活性成分对应更多的靶点,AKT1、TP53、MYC、ESR1、PTEN等靶基因更加活跃,涉及自身免疫、炎症反应、代谢和自噬等反应的调节。体内外实验表明,GP通过下调mTOR、4EBP1、p70s6k的蛋白表达以及Mtor的mRNA表达来保护DN大鼠足细胞,通过下调AKT1、TP53和ESR1的蛋白表达,上调PTEN的蛋白表达来调节相应靶点。结论:研究表明,GP中众多活性成分及其靶点作用于DN时涉及大量的生物学过程。这为进一步研究GP在治疗DN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Farhan Zameer , Nagendra Prasad Mysore Nagalingaswamy
2023(2).
摘要:背景:过去十年间,从传染病到无法治愈的疾病等一系列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的发病率各不相同。全球范围内,肾结石的形成(结石病)增加了患者的身体创伤和经济负担。发现更多更全面和整体的新方法为肾结石提供价格合理可负担的快速诊断方法、临床试验结果和治疗药物迫在眉睫。目的:该综述旨在综述用于肾结石研究的新兴转化的、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多种原核和真核系统的研究模型(体外、半体内和体内)。方法:采用数据分析标准合格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探讨各种结石病模型,并将PubMed、PubMed Central、CINAHL Plus、Scopus、Web of Science和EMBASE 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使用AMSTAR量表来评估系统综述的方法学质量。结果:过去55年间(1967–2022)所有包含关键词为“人类肾结石实验模型”、“肾结石”和“尿石症”的文献均被纳入本次综述。共包括765篇摘要,选择其中414篇进行全文综述,对总共47项研究进行分析。AMSTAR平均评分为6.96/11(±1.84),表明系统综述的质量适中。结论:本文能让临床医学、兽医学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通过快捷、可靠和可重复的模型来更好地研究肾结石和尿石症的发病机制、致病因素、患病率及其相关机制。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全球医疗保健政策和针对结石病的区域性保险条款的制定,并为肾结石提供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和卫生状况。
2023(2).
摘要:背景:Hippocratea Velutina(HV)是一种民间用于降血糖的新型药用植物,可作为抗糖尿病新药的潜在来源。目的: 本研究对Hippocratea velutina叶的甲醇提取物的抗糖尿病潜在活性及其对小鼠和大鼠的毒性进行评估。方法:使用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修改版)对植物提取物进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其在50 mg?kg-1、150 mg?kg-1和300 mg?kg-1浓度时持续28天给药后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抗糖尿病活性,并用格列本脲(5 mg?kg-1)和蒸馏水(5 mg?kg-1)做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并对重要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HV叶提取物初步的植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HV中含有单宁、黄酮、皂苷、生物碱、萜类、脱氧糖和蒽醌。该提取物在小鼠中的LD50大于2000 mg?kg-1,采集的血液样本分析发现,提取物不表现出血液学和生化指标方面的毒性,但在150 mg?kg-1和300 mg?kg-1时会导致正常大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中,提取物的所有测试剂量在第7天均能引发非剂量依赖性的抗糖尿病作用,效果显著高于格列本脲(10 mg?kg-1),但在第14、21和28天,提取物所有测试剂量的药效与格列本脲相当。提取物200 mg?kg-1不影响肝脏、大脑、肾脏和胰腺的组织学形态结构,但在400 mg?kg-1和800 mg?kg-1时分别对这些器官产生轻微和严重影响。结论:该研究表明Hippocratea velutina低剂量具有降血糖活性且无明显毒性,但高浓度时可能对肝脏和肾脏产生毒性作用。
2023(2).
摘要:非洲拥有丰富的植物和海洋生物资源,可用于治疗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各种疾病。其中一些植物在民族医药中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其报道已被各类数据库和出版物收录,并在各种糖尿病模型中得到验证。但多数关于非洲药用植物作为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尚未超出概念验证阶段。此外,为验证其在人体中的疗效而进行的临床试验数量有限,少数已开展的临床研究未经过严格审查。因此,该文旨在综述在人类受试者中开展的非洲药用植物抗糖尿病的潜在活性及其安全性的相关研究。相关论文主要来自主流科技数据库Scopus、PubMed和Google Scholar。据现有报道,仅有十八种非洲药用植物和一种草药制剂被用于人类受试者的抗糖尿病活性研究。在试验期间,这些植物未显示明显毒性。有趣的是,在非洲各地这18种植物长期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尽管研究周期和使用剂量各不相同,Laportea ovalifolia (Schumach. & Thonn.)、Chew. (Urticaceae)、Momordica charantia L. (Cucurbitaceae)这三种植物表现出最佳的疗效,它们在10天和4周的治疗期后分别降低了50%以上的空腹血糖。现有资料显示,非洲药用植物尤其是L. ovalifolia和 M. charantia应当开展III期临床试验,从而推动源于非洲天然产物的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和生产。
2023(2).
摘要:背景:电针疗法(Electroacupuncture,EA)是电刺激与传统针灸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疗法,是目前国内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卒中后康复的重要手段。由于其疗效显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该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阐明电针百会(GV20)、足三里(ST36)穴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该研究利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拟脑缺血-再灌注(I/R)过程,在再灌注开始和再灌注后20 h进行两次EA刺激。采用RNA测序(RNA-Seq)检测Sham、I/R和EA组大鼠缺血海马神经元中各基因转录组的变化。结果:检测到18个与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的基因,包括脂代谢、血栓形成、单核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并且,检测到10个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的显著变化的基因,以及10个与钙超载和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相关的显著变化的基因。此外,检测到19个与血脑屏障(BBB)相关的显著变化的基因和22个与炎症反应相关的显著变化的基因。结论:EA可通过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细胞凋亡、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释放、血脑屏障和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发挥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作用。
2023(2).
摘要:背景:Ceiba penandra是一种药用植物,作为替代疗法用于治疗牲畜寄生线虫。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评估Ceiba pentandra (L.) Gaertn茎背水提取物的驱虫、抗炎和镇痛活性,研究其抗寄生虫作用。方法:通过幼虫迁移抑制实验(LMIA)、虫卵孵化实验(EHA)和成虫运动抑制实验(AMIA)三项体外实验,测试水提取物PBS稀释液(75 μg·mL?1至2400 μg·mL?1)对捻转血矛线虫三阶段生命周期的作用。体内实验利用化学物诱导的炎症和疼痛模型评估水提取物(150 mg·kg?1和300 mg·kg?1)对小鼠的抗炎和镇痛效果。结果:EHA试验结果表明,C. pentandra水提物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P < 0.05),2400 μg·mL?1时达到46.63%的最大抑制率。植物提取物处理组与PBS相比,显著抑制了L3幼虫的迁移(P < 0.05),在1200 μg·mL?1时达到53.33%的最大抑制率。提取物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后,与不含PVPP的提取物相比,幼虫迁移的活性显著降低38.6%(P < 0.01)。与对照组相比,Ceiba penandra提取物处理24小时后,蠕虫的运动性显著降低(P < 0.05)。体外实验来看,水提取物显著抑制卡拉胶诱导的足趾肿胀(P< 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1提取物显著减少乙酸诱导的腹部扭曲次数至对照组的41.11%(P < 0.05),并将福尔马林诱导的两个时相的缩足舔爪时间分别显著缩短到对照组的57.22%和63.59%。结论: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该植物具有抗寄生虫活性。且C. pentandra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有助于其抗寄生虫活性。
版权所有:Copyright 1959-202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