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蔚,刘明.氰基丙烯酸酯-纳米药物骨的靶向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13(25):4692-4698.
[2]用水杨酸作为诱捕剂检测羟基的氯相色谱-质谱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3]姜升阳,许金波.S-59在成分血病原体灭活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5):370-372.
[4]李,爽,王,蕾,冯云辉,商执娜.黄芪总苷对一次性力竭游泳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7):641-643.
[5]钟建秋,王欣璐,尹吉林,张金赫.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靶向修饰及放射性核素标记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12):1947-1950.
[6]聂常富,刘春桃,李华,张彤,杨扬,蔡常洁,陆敏强,帅心涛,陈规划.肝细胞靶向性半乳糖-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纳米基因载体的合成及其理化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6):7139-7142.
[7]吕铭洋,姜微,崔新明,敬海峰,柳明洙.大鼠心肌缺血心肌酶学、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淫羊藿苷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7).
[8]用2-氯-4-硝基酚麦芽三糖作底物测定淀粉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9]刘志刚,滕东海,羊裔明.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4,19(2):343-345.
[10]微纳米材料在超声诊疗学中的应用进展[J].上海医学影像
[11]游洁芸,吴剑,邹云增.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10):724-727.
[12]张玉璞.凯西莱治疗胃粘膜损伤的药理学基础研究与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3):7-8.
[13]祝丹丹,黄丽萍,万俊梅.1例溴敌隆中毒的实验室诊断[J].临床检验杂志,2018(10).
[14]葛立本,赵凯军,侯杰.I125-IL2-(Gly4 Ser)2-PE38小鼠体内分布及药代动力学检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4):599-600.
[15]赵虹琇,梁江,郑茂东,颜娟.牡荆苷药物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9(8).
[16]赵克维,李立群,王德芬.人体β一半乳糖苷酶及其缺陷病[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87(1).
[17]沈爱军,张旭南,李永勇,冯峰,张建泉,王培军.构建及应用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整合素αvβ3受体靶向性纳米分子探针: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10):1445-1450.
[18]张文志,周新,赵学增.黄酮醇苷元山奈酚和槲皮素的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219-5220.
[19]伍星 综述,王志刚 审校.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与超声分子显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8):1299-1301.
[20]程钢,黄赵刚,吴健,刘钢.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7):98-99.